9月30日上午,“弘扬‘红船精神’ 艺绘江南水乡”风景写生作品展在尚美楼美育馆开幕,校纪委书记王继东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艺术学院师生代表百余人参加活动。

王继东表示,此次展览是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同学们以画笔为媒介,不仅把江南水乡的灵秀之美浮于眼前,更通过对红色地标的写生,诠释了‘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
本次共展出师生作品100余幅,涵盖油画、版画、水粉、水彩、丙烯等多种形式。在为期18天的写生实践中,师生团队深入江南水乡的村落巷陌,专程前往南湖嘉兴旧址、苏州革命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观摩学习苏州非遗文化,将红色基因与地域文化融入创作。

“‘红船精神’的起点是嘉兴南湖,而艺术创作的起点是‘以心观物’。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实践,让学生理解‘艺术不仅要表现美,更要传递精神’。”艺术学院院长黎青写生期间创作的作品《起点》成为展览焦点。画面中,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秘密乘火车赴嘉兴的场景被定格,人物前赴后继的身影与铁轨延伸的线条交织,隐喻革命事业的薪火相传。而学生代表孙亚蕾的套色版画作品《征程》,则以橘子洲头、红船、中共一大会址的元素呈现,“如何在新时代践行奉献精神”的思考在她的画作中自然流淌。
艺术学院积极探索“美育+思政”路径,除写生课程外,还通过“非遗大师工作坊”“红色剧目进课堂”等形式,推动微专业教学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黎青主持的风景写生课程获湖南省线下一流课程、湖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称号,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创新构建“田野第一课堂+校内课程群”双场景育人模式,将写生作品转化为公益宣传品,真正实现了艺术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