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发布时间:2022-01-11 15:36  点击:4765次

商学院网站链接:http://business.xtu.edu.cn/

米兰官方宣传片商学院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政治系。1981年经济学教研室从政治系分离成立经济系。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经济系中分出部分专门从事消费经济研究的老师,成立消费经济研究所。199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经济系与消费经济研究所合并,成立国际经贸管理学院。2001年,国际经贸管理学院改名为商学院。2017年,原旅游管理学院整体并入商学院。

学院于1977年开始招收经济学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经济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03年开始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9年招收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011年招收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2012年招收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后。

学院历任系主任与院长为尹世杰教授、戴述雨教授、朱蔚文教授、赵文绪教授、刘长庚教授、楚尔鸣教授。

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五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另有教育经济与管理、文化旅游硕士学位点;有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金融(MF)、旅游管理 (MTA)专业硕士授予权;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审计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十二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国家级红色旅游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拥有米兰官方宣传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心(2005)、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2007)、湖南省经济安全研究基地(2010)、湖南省旅游研究基地(2007)、米兰官方宣传片消费研究院(2012)、湖南省预算与会计理论研究基地(2014)六个省级研究机构,其中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心是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米兰官方宣传片消费经济研究所(2007)、米兰官方宣传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2007)、米兰官方宣传片企业管理研究中心(2008)、旅游科学应用研究所(2008)、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009)、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2009)、米兰官方宣传片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研究所(2013)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研究中心(2018)等八个校级研究所。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米兰官方宣传片)”,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米兰官方宣传片旅游与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省优秀实习基地韶山实习基地等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是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是米兰官方宣传片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团队是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产业发展与金融风险控制团队是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课程是湖南省精品课程。

学院经济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经济学、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是湖南省重点专业,经济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金融学专业是湖南省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173人,专职教师144人,其中在职教授51人,副教授5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6人。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 124人。师资队伍中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万人计划”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宝钢教育奖2人,湖南省“121”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二、三层次人选8人,湖南省“百人工程”学者6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4人。

学院现有在读博士研究生60人,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500余人,专业硕士550余人,本科生4300余人。商学院广大学生刻苦努力,奋发向上、诚实做人,有三个本科班获得“全国优良学风班”荣誉称号。培养了以“英雄导游”、“全国道德模范”、 “全国人大代表”、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文花枝、“全国首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十六届团中央候补委员、“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怀保为代表的大批优秀人才。二十多年来,学院已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研究生60多人,硕士研究生3100多人,本科毕业生20000多人,各类成教生5000多人,他们已成为祖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领导、骨干、专家和学者。

学院现拥有价值5000多万元的现代化教学、办公大楼;有价值1000多万元的实验室、语音室;有藏书30万余册、中外刊物910余种的资料室和阅览室。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和国家自科基金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26项,到帐课题经费近2000万元;获得省部级奖励9项;出版教材、专著近70部,在《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等刊物发表高级别论文850余篇(其中CSSCI收录500余篇、SSCI收录25篇)。学院特别注重科研成果转化,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持、参与省内外100余项项目的策划、规划与咨询工作。

经济学专业(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

经济学专业致力于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熟练掌握数理统计和计量分析工具、具备国际视野、拥有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或者在政府机关、金融机构、跨国公司或经济研究机构从事经济分析和咨询工作,还可以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任课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本科培养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本专业自设立以来,消费经济学、“联合产权理论”、公平分配理论在国内学术界已自成体系,并独具特色;近年来,本专业依托国家级特色专业“经济学”(一类)、湖南省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在 “联合产权理论”的研究方面主要探讨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微观基础,在公平分配理论方面主要研究了其实现的微观基础、在消费经济方面对消费调控、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本科培养方面,首先,根据我们的科研特色,把消费经济学、联合产权理论和公平分配理论的教学纳入到本科教学体系中;其次,注重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与企业界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学科融合,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

品牌课程: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消费经济学、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1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23学分,选修18学分,自主发展课程20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米兰官方宣传片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

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现代国贸英才,具体包含三个方面:1. 培养具备良好思想品质,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并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有广泛的涉猎;2. 熟悉国际经济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规和业务流程,能够熟练运用现代通信技术从事国际贸易日常事务和涉外经济工作;3. 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学生能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研究策划等工作,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围绕学院“基础扎实、专业过硬、诚信务实、敢于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泛的知识面。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一项具有涉外性质的商业活动,线长面广环节多,这就要求本专业,除了强调经济学基本原理、理论外,还突出政治、法律、管理和跨文化等多领域知识的重要性;二是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流程、习惯做法,远比国内经贸活动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本专业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模拟实习等途径,强化对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三是侧重于内陆中部地区如何加强和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

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

品牌课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英语、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3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27学分,选修36学分;

2.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米兰官方宣传片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设置: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国际投资、国际商法、国际服务贸易、世界经济专题、发展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中国经济问题专题讲座、International Economics(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Business English(商务英语)、国际结算、国际结算实务模拟实验、跨境电子商务、国际金融、跨国公司管理、国际市场营销。

金融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围绕学院“基础扎实、专业过硬、诚信务实、敢于担当”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社会沟通能力,适合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等单位从事金融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包含3点:一是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不断提高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二是具备系统的经济学、金融学原理和商业银行经营、证券投资、国际金融、保险学、企业融资等基础知识;三是掌握有关的金融法规和国际惯例,能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进行金融创新,能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管理和实际操作、在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投资项目分析和融资活动。

专业特色:

结合高等学校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本校的专业定位,针对金融学专业学生,开设学科平台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内容,突出了我校本科教学“基础扎实、专业过硬、诚信务实、敢于担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以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为主要基础课程,同时还增加了选修数学和英文授课课程;在实践方面,对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商业银行经营三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都开设实验室,通过专业软件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主干学科:

经济学、金融学

品牌课程:

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学、证券投资学、中央银行学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 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29学分,选修36学分。

2.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米兰官方宣传片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经济法、金融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学、证券投资学、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投资银行学、金融史、微观计量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数理金融初步、行为金融、财务分析、高级财务管理、征信学、国际结算、经济学名著选读、创新创业训练。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意识、全球化视野和战略眼光,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熟悉市场经济运作机制,能有效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并在国内外市场开展经营与竞争的国际导向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工商企业管理、经济部门管理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专业特色:

为了培养未来一流的管理者和企业家,本专业注重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介绍最新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提供了大量有关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案例,使学生置身于案例的模拟管理环境中,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提升管理技能。依托1个国家级特色实验室,4个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和1个校级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进行分层次、差异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时,突出了包括基本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等四个能力的培养,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基础+企业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未来培养一流的管理者和企业家。

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经济学

品牌课程:

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运筹学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28学分,选修16学分,自主发展选修20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米兰官方宣传片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营销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金融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概论、国际贸易实务、产业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运筹学、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创新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项目管理、企业决策模拟、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前沿专题、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创新创业训练。

市场营销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营销管理意识、全球化视野和战略眼光,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熟悉市场经济运作机制,能在外资企业、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咨询公司、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中从事营销或管理工作,并具备成长为高级营销管理者和优秀企业家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能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服务领域、政府部门和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品牌策划、产品销售、营销管理和营销研究等工作的专门人才。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 把企业营销专家请进课堂,与学生直接交流;与全国知名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把教学见习实习和教学专业实习完美结合。鼓励学生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来得出营销结论,通过统计营销的分析,使公司的营销策略更加的精确和可控。在课程设置时,突出了包括基本能力、经营能力、营销能力和领导能力等四个能力的培养,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基础+企业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未来培养一流的营销管理者和企业家。

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统计学

品牌课程:

营销管理、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28学分,选修16学分,自主发展选修20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米兰官方宣传片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设置:管理学原理、营销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金融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销售管理、CI策划、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企业决策模拟、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前沿专题、创新创业训练

会计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既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掌握宽泛的法律、经济和工商管理“专业通识”基础知识,又具备会计、审计和税务方面的扎实专业理论与技能,且熟悉我国会计、金融、税收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综合素质高,职业迁徙能力强,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秉持求实、创新、合作、开放的价值观,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从事会计、审计、咨询等工作,或到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专业特色: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缘结构合理,实践教学能力突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接近70%,多位教师曾赴国外大学访学,双师型专任教师占比接近70%;采用国际化、分层次、差异化人才培养思路:课程设置中增加前沿性与创新性的专业课程,成建制开设了国际特许会计师ACCA班、业余制开设了美国管理会计师CMA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综合素:本专业设有会计专业能力训练中心、财务共享与大数据实验室和8个校外实践基地,与省财政厅合作成立的湖南省预算与会计理论研究基地(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也设在我院,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竞赛、案例大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践平台,有助于学生实践、研究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品牌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33学分,选修12学分,自主发展课程20学分。

专业课程设置: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统计学、金融学、经济法、计量经济学、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学(上、下)、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国际会计、会计前沿讲座等。

财务管理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是我国管理学科中一门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1998年,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设立财务管理专业。米兰官方宣传片商学院在2000年正式设立财务管理系,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在招生规模、学科建设、教学与科研、社会服务、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中南、华南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财务管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公司财务(Corporate Finance)与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其中,公司财务是在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下,研究但不限于关于公司投资,筹资(首发上市与资本结构)、收购兼并以及股利分配等问题;在既定的投资环境与制度背景下,资产定价研究关于股票、债券、以及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价格问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既掌握法律、经济和工商管理“专业通识”基础知识,又具备财务管理、会计、金融方面的扎实专业理论与技能,熟悉我国财务、会计、金融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战略眼光和视野,综合素质高,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秉持求实、创新、合作、开放的价值观,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证券、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政府部门等各类组织从事财务管理和咨询、风险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1.师资方面。本专业任课教师多数均获得博士学位,并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在专业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承担了多项国家、省部级纵向课题、地方横向课题;2.课程建设和教学方面。本专业以教学研讨、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着力建设专业精品课程,并依托经济管理国家级示范中心,以及财务与会计实训中心,既注重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也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3.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方面。根据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将专业领域的前沿成果及时融入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吸纳学生积极参与任课教师承担的纵向、横向课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品牌课程:财务管理、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财务、资产评估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

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6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34学分,选修11学分,自主发展课程20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米兰官方宣传片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设置:管理学、财务管理、投资学、财务分析、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财务、资产评估、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税法、经济法、财务会计软件应用、企业战略管理、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工程概论、计量经济学。

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诚信务实、敢于担当”的,能直接从事电子商务创业、系统开发、运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掌握互联网新经济发展规律,掌握电子商务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设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技术,能够为组织设计并运营完整的电子商务模式与解决方案,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组织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建设、管理和应用等工作。

专业特色:米兰官方宣传片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第二批、湖南省第一批进行本科招生的电子商务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3个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可对口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进行硕士招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教学上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基础+学科竞赛+企业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竞赛+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人才的分层次、差异化培养理念,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和创新、创业氛围,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近两年获得全国竞赛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保送研究生14人,自主创业14人,出国4人。本专业教师科研成果突出,目前承担的国家级项目达到6项,在SSCI英文期刊及国内顶级期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

主干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

品牌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企业商业模式设计、运筹学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63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27学分,选修16学分,自主发展课程20学分。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米兰官方宣传片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设置: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微观经济学、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金融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电子商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与物流管理、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电子商务数据库与网站建设、网络经济学、网络营销、运筹学、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熟悉人事、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能够熟练运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运用IT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管理类专业,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注重理论基础又注重实践训练,设置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等专业理论基础课,以及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人员素质测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等专业主干课程;同时设计了专业调研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在课程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系统掌握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能较好地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要求。学生毕业后可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组织与工作设计、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员素质测评、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1.本专业学生须修满164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必修132学分,选修32学分。2.符合《中华人

Baidu
acc米兰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