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湖南省第十一届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决赛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刘紫馨、吕灵娇、刘奕琛、肖铁灿、朱昱晗(指导老师周金华)5人组队参赛,获得特等奖。这是我校第三次在该项赛事中拿下特等奖。
复赛共有来自全省高校近11000个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作品参赛,最终17所本科高校获得本科组决赛资格,4所学校获得特等奖。此外,我校还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充分展现了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与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
参赛队伍以《光谱辨残卷,新材护丹青——光电与化工青年的简牍文化保护攻坚之路》为题,围绕“光电与化工青年”“简牍文化保护”关键词展开研究。依托湖南良好的简牍产业生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简牍文化保护的紧迫性,结合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借鉴国际经验,提出用先进光学技术和新材料对简牍进行检测与修复的保护路径并加以实施,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的号召,彰显了青年学子在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使命担当。
我校始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创新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大学生心中的思政课、青研青学等多种实践活动,依托星火宣讲团、“子任”U-S思政教育共同体等学生组织,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校将继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致力于打造更具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来源:米兰官方宣传片新闻网